AI大模型学习
1、环境搭建
2、Embedding与向量数据库
3、RAG技术与应用
4、RAG高级技术与实践
5、LlamaIndex知识管理与信息检索
6、基于LlamaIndex开发的中医临床诊疗助手
7、LangChain多任务应用开发
8、Function Calling与Agent 智能体
9、Agent应用与图状态编排框架LangGraph
10、基于LangGraph实现智能分诊系统
11、MCP应用技术开发
12、AI 应用开发新范式 MCP 技术详解
13、基于LangGraph的多智能体交互系统
14、企业级智能分诊系统RAG项目
15、LangGraph与Agno-AGI深度对比分析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15、LangGraph与Agno-AGI深度对比分析
## 1. Agno 轻量级Python多智能体系统框架 ### 1.1 项目概述 Agno是一个轻量级Python框架,专为构建多智能体系统(MAS)而设计。它支持开发具有不同能力级别 的智能体: - 基础工具代理 - 知识增强代理 - 记忆与推理代理 - 团队协作代理(多代理) - 确定性工作流代理 框架提供完整的开发生态,包括知识管理、工具集成、向量数据库支持和可视化Playground。 Github:[https://github.com/agno-agi/agno](https://github.com/agno-agi/agno "https://github.com/agno-agi/agno") 文档:[What is Agno?- Agno](https://docs.agno.com/introduction "What is Agno?- Agno") ### 1.2 核心特性 - 多级智能体架构:支持从简单工具调用到复杂团队协作的5个开发级别 - 知识管理:内置20+知识源连接器(网页/PDF/CSV/YouTube等) - 混合搜索:结合向量相似性和关键词搜索的混合检索 - 多模态支持: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类型 - 推理引擎:实验性分步推理和验证机制 - 向量数据库集成:支持PgVector、LanceDB、Qdrant等主流向量库 - 工具生态:预置DuckDuckGo搜索、YFinance等常用工具 - 开发工具:内置Playground和CLI测试环境 ### 1.3 安装Agno ```python pip install -U agno ``` ### 1.4 创建基本智能体 ```python # basic_agent.py from agno.agent import Agent from agno.models.openai import OpenAIChat # 创建 Agent agent = Agent( model=OpenAIChat(id="gpt-4o"), instructions="你是一个热情的新闻记者", markdown=True ) agent.print_response("分享一则纽约新闻,只输出新闻的摘要信息,字数控制在100个以内") ``` ### 1.5 创建带有知识库的智能体 ```python # agent_with_knowledge.py import asyncio from agno.agent import Agent from agno.knowledge.embedder.openai import OpenAIEmbedder from agno.knowledge.knowledge import Knowledge from agno.models.openai import OpenAIChat from agno.tools.reasoning import ReasoningTools from agno.vectordb.lancedb import LanceDb, SearchType # Load Agno documentation into Knowledge knowledge = Knowledge( vector_db=LanceDb( uri="tmp/financial", table_name="financial", search_type=SearchType.hybrid, # Use OpenAI for embeddings embedder=OpenAIEmbedder(id="text-embedding-3-small", dimensions=1536), ), ) asyncio.run( knowledge.add_content_async(path="data/公司日常报销流程及步骤.docx") ) agent = Agent( name="Agno Assist", model=OpenAIChat(id="gpt-4o"), instructions=[ "Use tables to display data.", "Include sources in your response.", "Search your knowledge before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nly include the output in your response. No other text.", ], knowledge=knowledge, tools=[ReasoningTools(add_instructions=True)], add_datetime_to_context=True, markdown=True, ) if __name__ == "__main__": agent.print_response( "公司日常报销流程及步骤?", stream=True, show_full_reasoning=True, stream_events=True, ) ``` ```python # agentic_rag_lancedb.py from agno.agent import Agent from agno.knowledge.embedder.openai import OpenAIEmbedder from agno.knowledge.knowledge import Knowledge from agno.models.openai import OpenAIChat from agno.vectordb.lancedb import LanceDb, SearchType knowledge = Knowledge( # Use LanceDB as the vector database and store embeddings in the `recipes` table vector_db=LanceDb( table_name="recipes", uri="tmp/lancedb", search_type=SearchType.vector, embedder=OpenAIEmbedder(id="text-embedding-3-small"), ), ) knowledge.add_content( path="data/ThaiRecipes_251029_162756.md" ) agent = Agent( model=OpenAIChat(id="gpt-4o"), knowledge=knowledge, # Add a tool to search the knowledge base which enables agentic RAG. # This is enabled by default when `knowledge` is provided to the Agent. search_knowledge=True, markdown=True, ) agent.print_response( "我如何制作椰奶鸡肉南姜汤", stream=True ) ``` ### 1.6 创建带有工具的智能体 ```python # agent_with_tools.py from agno.agent import Agent from agno.tools.baidusearch import BaiduSearchTools agent = Agent( tools=[BaiduSearchTools()], description="You are a search agent that helps users find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using Baidu.", instructions=[ "根据用户提供的主题,提供该主题最相关的三条搜索结果。", "搜索5个结果并选择排名前3的选项。", "回复字数限定在300以内。" ], ) agent.print_response("介绍一下清华大学?", markdown=True) ``` ### 1.7 创建多智能体协作 ```python # agent_team.py from agno.agent import Agent from agno.models.deepseek import DeepSeek from agno.models.openai import OpenAIChat from agno.team.team import Team english_agent = Agent( name="English Agent", role="You only answer in English", model=OpenAIChat(id="gpt-4o"), ) chinese_agent = Agent( name="Chinese Agent", role="You only answer in Chinese", model=DeepSeek(id="deepseek-chat"), ) multi_language_team = Team( name="Multi Language Team", model=OpenAIChat("gpt-4o"), members=[english_agent, chinese_agent], markdown=True, description="You are a language router that directs questions to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agent.", instructions=[ "Identify the language of the user's question and direct it to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agent.", "Let the language agent answer the questio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user's question.", "If the user asks in a language whose agent is not a team member, respond in English with:", "'I can only answer in the following languages: English, Chinese. Please ask your question in one of these languages.'", "Always check the language of the user's input before routing to an agent.", "For unsupported languages like Italian, respond in English with the above message.", ], respond_directly=True, determine_input_for_members=False, show_members_responses=True,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Ask "How are you?" in all supported languages multi_language_team.print_response("How are you?", stream=True) # English multi_language_team.print_response("你好吗?", stream=True) # Chinese multi_language_team.print_response("Come stai?", stream=True) # Italian ``` ### 1.8 AgentOS #### 1.8.1 什么是AgentOS AgentOS 是适用于多代理系统的高性能运行时。主要功能包括: 1. **预构建的 FastAPI 运行时**:AgentOS 附带一个即用型 FastAPI 应用程序,用于编排您的代理、团队 和工作流程。这使您在构建 AI 产品方面抢占先机。 2. **集成控制平面**:AgentOS UI 直接连接到您的运行时,让您可以实时测试、监控和管理您的系统。 这为您提供了对系统的无与伦比的可见性和控制力。 3. **私有设计**:AgentOS 完全在您的云中运行,确保完全的数据隐私。没有数据离开您的系统。这对于 注重安全的企业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 1.8.2 开发AgentOS ```python # agentos_basic.py from agno.agent import Agent from agno.models.deepseek import DeepSeek from agno.models.openai import OpenAIChat from agno.team.team import Team from agno.os import AgentOS english_agent = Agent( name="English Agent", role="You only answer in English", model=OpenAIChat(id="gpt-4o"), ) chinese_agent = Agent( name="Chinese Agent", role="You only answer in Chinese", model=DeepSeek(id="deepseek-chat"), ) multi_language_team = Team( name="Multi Language Team", model=OpenAIChat("gpt-4o"), members=[english_agent, chinese_agent], markdown=True, description="You are a language router that directs questions to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agent.", instructions=[ "Identify the language of the user's question and direct it to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agent.", "Let the language agent answer the questio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user's question.", "If the user asks in a language whose agent is not a team member, respond in English with:", "'I can only answer in the following languages: English, Chinese. Please ask your question in one of these languages.'", "Always check the language of the user's input before routing to an agent.", "For unsupported languages like Italian, respond in English with the above message.", ], respond_directly=True, determine_input_for_members=False, show_members_responses=True, ) agent_os = AgentOS( id="my-first-os", description="My first AgentOS", teams=[multi_language_team], ) app = agent_os.get_app()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 your AgentOS. You can see the configuration and available apps at: http://localhost:7777/config """ agent_os.serve(app="agentos_basic:app", reload=True) # 终端运行: python agentos_basic.py ``` #### 1.8.3 注册AgentOS UI账号 访问 [https://os.agno.com/](https://os.agno.com/ "https://os.agno.com/") 注册账号  #### 1.8.4 连接AgentOS 登录 AgentOS UI,连接到本地 AgentOS 服务  输入 URL 和 NAME,点击 CONNECT 按钮,进入到主页面 点击连接到的AgentOS服务 test - CHAT 开始对话  ### 2. 执行摘要与核心差异 本节旨在提供一份高层次的战略概览,为技术决策者直接阐明两大框架的核心权衡。报告的核心论点 是:在LangGraph和Agno-AGI之间的选择,是典型的工程决策,即在**显式控制与可靠性 (LangGraph**)和**极致性能与集成简易性(Agno-AGI)**之间的权衡。 #### 2.1 智能体框架的兴起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应用开发正经历一场范式转变。最初由简单的链式结构(即有向无环 图,DAGs)驱动的应用,已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交互需求。这些交互往往涉及循环、条件分支 和持久化状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一代的智能体(Agent)框架应运而生。这些框架专为构建有状 态、可循环、能够自主决策的复杂智能系统而设计,其中LangGraph和Agno-AGI是两个杰出的代表。 #### 2.2 框架高层介绍 **LangGraph**:由LangChain公司推出的一个底层编排库,旨在通过将智能体工作流建模为图形结 构,来构建可靠、有状态且可控的智能体应用。作为LangChain生态系统的延伸,它继承了其强大 的组件集成能力,并专注于解决复杂工作流中的循环和状态管理问题。 **Agno-AGI**:一个轻量级、全栈、开源的框架,专注于构建高性能、多模态、多智能体系统。其核 心设计理念是极致的速度和资源效率,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快速开发并 部署对性能要求严苛的智能体应用。 #### 2.3 核心哲学分歧 两种框架在设计哲学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LangGraph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细粒度的、非侵入性的原语 (primitives),使他们能够像系统架构师一样,精确构建和控制任何复杂的、自定义的控制流。其重点 在于过程的透明性、可调试性和最终的可靠性。 相比之下,Agno-AGI提供了一种更为集成化、“功能完备”(batteries-included)的体验。它将开发者视 为应用构建者,通过更高层次的抽象(如Agent、Team)来简化开发过程,其核心优化目标是运行时的 性能和开发效率。 #### 2.4 框架速览对比表 | 属性 | LangGraph | Agno-AGI | | --- | --- | --- | | 核心范式 | 循环状态机(Cyclical State Machine) | 全栈智能体工具包(Full-Stack Agent Toolkit) | | 主要优势 | 控制力、可靠性、可调试性、生态系统集成 | 性能、简易性、原生多模态、低开销 | | 架构原语 | 状态(State)、节点(Nodes)、边(Edges) | 智能体(Agents)、工具(Tools)、内存(Memory)、知识(Knowledge) | | 多智能体模型 | 监督者/层级模式(Supervisor/Hierarchical Patterns) | 智能体团队(Agent Teams),支持协调、路由、协作模式 | | 状态管理 | 显式状态对象、检查点(Checkpointers) | 会话状态(Session State)、存储后端(Storage Backends) | | 开发者工具 | LangGraph Studio、LangSmith | Agno Playground、内置监控 | | 目标开发者 | 需要高度定制化和可靠性的企业开发者和团队 | 需要高吞吐量、多模态能力和快速开发能力的初创公司和开发者 | | 理想用例 | 复杂的企业自动化、长时运行任务、人机协同工作流 | 大规模消费者应用、实时多模态处理、性能关键型系统 | 通过将“循环状态机”与“全栈智能体工具包”等概念进行对比,凸显了两者在抽象层次上的差异。同时,通 过明确“目标开发者”和“理想用例”,将技术特性转化为直接的业务和项目影响,从而引导决策者从一开始 就思考权衡关系(例如,“我更需要LangGraph的控制力,还是Agno的性能?”)。 ### 3. 架构范式与设计哲学 本节将深入剖析每个框架设计背后的“如何实现”与“为何如此”,从高层概念逐步深入到其核心构建模块。 #### 3.1 LangGraph:通过显式图结构实现控制与可靠性 LangGraph的设计哲学根植于为开发者提供最大限度的控制力和工作流的确定性。它将复杂的智能体行 为分解为一系列明确定义、可被观察和控制的计算步骤。 #### 3.1.1 从DAG到循环:演进的必然 LangGraph的诞生是为了解决LangChain核心库在处理需要循环的复杂工作流时的局限性。传统的 LangChain链(LCEL)被设计为有向无环图(DAGs),非常适合线性的、一步接一步的计算。然而,真 正的智能体行为——例如,在工具调用失败后重试,或根据LLM的输出来决定下一步行动—本质上是循 环的。LangGraph通过引入图(Graph)的概念,特别是支持循环的边,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 实现了更高级的智能体行为。 #### 3.1.2 状态机:控制的核心类比 理解LangGraph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其视为一个状态机(State Machine)。整个工作流围绕一个中心化的 “状态”对象展开,这个状态在图的节点之间传递并被逐步更新。这种架构是其可控性的基石,因为在任何 时间点,系统的完整状态都是明确且可检查的。开发者可以精确地定义状态转换的规则,从而确保工作 流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 #### 3.1.3 核心原语:构建智能体的基石 LangGraph的强大之处在于其简洁而强大的核心原语,它们为构建任何复杂的逻辑流提供了基础。 - **状态(State)**:通常定义为一个Python的 TypedDict ,它明确了工作流中需要传递和维护的所有 数据的结构。这个状态对象是整个图的“单一事实来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每个节点在执 行时都会接收到当前的状态。开发者还可以使用 operator.add 等更新器(reducer)来定义状态 的更新方式,例如,将新的消息追加到消息列表中,而不是覆盖它。 - **节点(Nodes)**:代表计算单元的Python函数或可运行对象。每个节点执行一项具体任务,比如调 用LLM、执行工具、处理数据或与外部API交互。节点接收当前的状态作为输入,并可以返回一个字 典来更新状态。 - **边(Edges)**:连接节点并定义计算流程的路径。LangGraph支持两种类型的边,这是其实现动态 智能体行为的关键: - **标准边(Standard Edges)**:定义了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确定性、无条件的转换。 - **条件边(Conditional Edges)**:这是LangGraph的核心特色。它允许根据当前状态的值,动 态地决定下一个要执行的节点。一个特殊的函数会检查状态,并返回一个字符串,该字符串映 射到下一个节点的名称。正是这种机制,使得智能体能够进行决策、分支和循环,从而实现真 正的“智能”行为。 ### 3.2 Agno-AGI:通过集成式智能体模型实现性能与简易性 与LangGraph的底层、精细控制的哲学相反,Agno-AGI旨在通过一个高度集成和优化的全栈框架,为开 发者提供最快、最简单的智能体构建体验。 #### 3.2.1 全栈愿景:超越编排 Agno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全栈框架”,这意味着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工作流的编排。它涵盖了从智能体定 义、工具集成、内存管理到API服务和监控的全过程。这与LangGraph专注于作为“底层编排框架”的角色 形成了鲜明对比。Agno的目标是让开发者能够用最少的代码,快速构建出功能完整、性能卓越的智能体 应用。 #### 3.2.2 “智能体系统的5个层级”:架构的指导思想 Agno通过其“智能体系统的5个层级”这一概念框架来阐述其架构哲学,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的清晰进阶路径。 - 层级1:具备工具和指令的智能体。 - 层级2:具备知识和存储的智能体。 - 层级3:具备记忆和推理能力的智能体。 - 层级4:能够推理和协作的智能体团队。 - 层级5:具备状态和确定性的智能体工作流。 这个框架不仅是理论指导,也直接映射到Agno的API设计上,引导开发者逐步增强其智能体的能力。 #### 3.2.3 核心组件:高度集成的抽象 Agno的核心组件是更高层次的抽象,封装了常见的智能体功能,从而简化了开发。 - **智能体(Agent)**:这是Agno的中心类,它将模型、工具、指令、内存和知识等元素封装在一个统 一的对象中。开发者通过配置 Agent 类的实例来定义一个智能体,而不是像LangGraph那样从零开始构建节点和边。这是一个比 LangGraph节点远为高级的抽象 。 - **工具(Tools)**:智能体可以执行的函数。Agno提供了一个包含80多个工具包、数千个工具的庞大 库,如DuckDuckGo用于网络搜索,YFinance用于金融数据查询,极大地简化了与外部世界的交 互。 - **内存(Memory)与知识(Knowledge)**:这两个是Agno内置的核心概念。内存用于管理会话历 史,而知识则用于通过向量存储实现与外部数据源的连接,支持检索增强生成(RAG)。这些功能 是 Agent 类的内置属性,无需开发者进行复杂的外部集成。 这种架构选择反映了对开发者角色的不同理解。LangGraph将开发者视为**系统架构师**,提供底层的、非 侵入性的原语( Node , Edge ),让他们能够构建一个完全定制化的系统。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限的灵 活性和对工作流每个细节的精确控制。而Agno则将开发者视为**应用构建者**,提供更高层次的、集成的组 件( Agent , Team ),让他们能够快速地组装出一个解决方案。Agno的内部循环和决策逻辑在很大程度 上被抽象掉了,开发者只需关注智能体的能力配置。 这种抽象层次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它们价值主张的不同。LangGraph的底层特性成就了其细粒度的控制和 可靠性,因为开发者明确地编码了每一个可能的状态转换。Agno的高层特性则成就了其开发速度和简易 性,因为框架内部处理了常见的智能体循环。这种架构上的分歧对团队结构和项目复杂性有着深远的影 响。使用LangGraph的项目可能需要具备更强系统思维能力的开发者来管理图的复杂性,而Agno项目则 可能允许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开发者进行更快的迭代。因此,框架的选择甚至可能影响到团队的招聘决 策和项目的交付时间表。 ### 4.0 深度特性分析:一对一比较 本节将对每个框架如何实现关键的智能体功能进行深入的、基于证据的比较。 #### 4.1 状态管理与持久化 状态管理是构建长时运行、可靠的智能体的核心。两个框架都提供了持久化机制,但其实现方式和设计 目标有所不同。 - **LangGraph**: - **机制**:采用一个名为 Checkpointer (检查点)的系统,在图的每一步执行后自动保存完整的 图状态。这个机制是其实现持久化、时间旅行式调试(time-travel debugging)和长时运行 (durable execution)的基础。 - **实现**:需要开发者显式配置一个检查点后端,例如用于内存存储的 InMemorySaver ,或使用 社区贡献的其他数据库后端。其商业产品 LangGraph Platform 则提供了一个开箱即用的、基 于PostgreSQL的托管持久化层。 - **Agno-AGI**: - **机制**:通过智能体对象内部的一个 session_state 字典来管理状态。持久化是通过配置一个 Storage (存储)后端来实现的。 - **实现**:提供了内置的存储驱动,其中 SqliteAgentStorage 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使得在本地轻 松添加持久化会话变得非常简单。其重点在于为会话持久化提供一个直接且易于上手的方案。 - **对比**:LangGraph的检查点机制与其可靠性和调试的核心理念深度集成,功能更为强大,支持时间 旅行等高级特性。而Agno的方法则更直接,专注于快速实现会话数据的持久化,对开发者来说更简 单。 #### 4.2 多智能体系统实现 随着任务复杂性的增加,由多个专职智能体协作完成任务成为一种趋势。两个框架都支持多智能体系 统,但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抽象模型。 - **LangGraph:** - **概念**:没有一个名为“Team”的一等公民对象。相反,它提供了一系列架构模式来组合多个智 能体,而每个智能体本身就是一个图(Graph)。这种“图之图”的模式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 **模式**: - **监督者(Supervisor)**:一个“路由器”智能体,负责接收任务,并将其分派给专门的子 智能体(在图中表现为不同的节点或子图)。 - **层级(Hierarchical)**:监督者的监督者,允许构建复杂的、类似组织架构的智能体层 级结构。 - **网络(Network)**:智能体之间可以直接相互传递任务,允许更动态、去中心化的协 作。 - **Agno-AGI:** - **概念**:提供了一个专门的 Team 类,作为多智能体系统的主要抽象。这使得构建多智能体系统 变得非常直观。 - **交互模式**: Team 类内置了多种预设的交互模式,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配置来定义团队的协作 方式。 - **协调(Coordinate)**:一种结构化的协作模式 。 - **路由(Route)**:类似于LangGraph的监督者模式,由一个协调者将任务路由到合适的 成员。 - **协作(Collaborate)**:一种更动态的模式,允许多个智能体共同参与任务。 **多智能体架构对比** | 方面 | LangGraph | Agno-AGI | | --- | --- | --- | | 核心抽象 | 图的组合(Graph of Graphs) | Team 类 | | 控制流 | 通过条件边显式定义 | 通过预设模式( coordinate , route )配置 | | 灵活性 | 极高(可实现任何自定义拓扑) | 中等(围绕预设模式进行结构化) | | 易用性 | 较低(需要进行架构设计) | 较高(使用专门的高级类) | #### 4.3 人机协同(Human-in-the-Loop, HITL)能力 在许多现实世界的应用中,完全的自动化是不可行或不安全的。人机协同能力允许在关键节点引入人类 判断。 - **LangGraph:** - **核心特性**:HITL是LangGraph的一个一等公民特性,被大量文档和示例所强调,是其控制和 可靠性价值主张的核心。 - **实现**:使用 interrupt 函数在工作流的任何点(节点执行前、执行后,或在节点内部动态触 发)暂停图的执行。该功能利用检查点机制将状态无限期地保存下来,直到接收到人类的输 入。 - **用例**:支持复杂的审批工作流、状态编辑、工具调用验证以及人工纠错等场景。 - **Agno-AGI:** - **核心特性**:文档中提到了HITL,并且提供了一个cookbook示例。然而,与LangGraph相比, 它并未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该功能似乎是被支持的,但并非其营销或设计的核心支柱。 - **实现**:cookbook示例是了解其实现细节的主要来源,很可能涉及一个能够暂停执行并通过控 制台或简单UI等待用户输入的工具。 - **用例**:可能支持基本的审批或反馈循环,但用于复杂、异步人工干预的工具链似乎不如 LangGraph成熟。 对HITL重视程度的显著差异揭示了两个框架的目标应用领域。LangGraph明确地为企业流程而设计,在 这些流程中,人工监督不仅是一个功能,更是一种强制性的合规或安全要求(例如,财务审批、医疗数 据处理)。LangGraph能够“时间旅行”并纠正路线的能力,正是为了解决这类高风险问题。相比之下, Agno对性能和自动化的关注表明,它更倾向于那些速度优先、人工干预为例外而非规则的应用。 这意味着LangGraph更适合在受监管或任务关键型环境中部署“高风险”的智能体工作流。一个构建自动 化费用审批系统的公司,会发现LangGraph强大且可审计的HITL功能至关重要。而一个构建高吞吐量、 多模态内容生成管道的公司,可能会认为这种级别的HITL是不必要的开销,从而更青睐Agno的性能。 ### 5.0 性能、可扩展性与生产就绪度 本节将严格评估性能声明,并比较每个框架通往生产环境的路径。 #### 5.1 性能基准:批判性分析 - **Agno的声明**:Agno在其GitHub README和相关文章中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性能声明:智能体实例化 速度比LangGraph快约10000倍,内存占用少约50倍。这些声明是其市场宣传的基石。 - **背景与细微差别**:对这些指标进行批判性分析至关重要。虽然这些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衡量 的是框架自身的开销(如对象实例化时间、静态内存占用),而不是一个典型智能体任务的端到端 延迟。在实际应用中,任务的总延迟主要由LLM推理和工具执行时间决定,正如Agno自己所承认 的。LangGraph的文档也指出,它本身不会给代码增加任何开销。 - **结论**:在需要创建大量短生命周期智能体或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Agno的性能优势是显著的。然 而,对于单个长时运行的智能体,两者在端到端性能上的差异可能微不足道。 #### 5.2 可扩展性与部署 将智能体从本地开发环境部署到可扩展的生产环境是衡量一个框架成熟度的关键。 **LangGraph:** - **生产路径**:生态系统通过LangGraph Platform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托管式的生产路径。 - **平台特性**:提供一键部署、托管持久化、自动扩展、容错、定时任务(Cron scheduling)以 及用于与智能体交互的HTTP API。这是一个全面的、企业级的平台即服务(PaaS)解决方 案。 - **自托管**:开发者当然也可以自托管开源库,但需要自行负责可扩展性、持久化和容错等运维工 作。 **Agno-AGI:** - **生产路径**:框架提供了便利部署的工具,但与LangGraph Platform相比,其方法更偏向于“自 己动手”(do-it-yourself)。 - **特性**:提供预构建的FastAPI路由和模板,用于通过API提供智能体服务。同时,也提供了部署 到AWS的模板。 - **自托管**:自托管是其主要模式,这给了开发者完全的控制权,但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承担扩展和 保障可靠性的全部运维责任。 这些部署模型反映了它们各自的商业策略和目标用户。LangChain公司正在围绕其开源项目构建一个商 业生态系统,通过提供高价值的托管服务(LangGraph Platform)来为企业客户降低运维复杂性。这是 一个典型的开源核心(open-core)商业模式。其价值主张很明确:使用强大的开源库,当准备好投入生 产时,付费让我们来处理困难的运维工作。 相比之下,Agno专注于提供一个强大的开源库,并赋予开发者构建和托管自己基础设施的能力,这对于 偏好控制权而非便利性的初创公司和团队具有吸引力。其商业化似乎围绕着可选的 agno.com 监控服务, 而非一个托管平台。 因此,一个生产级智能体的总拥有成本(TCO)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使用LangGraph Platform,成本是 直接的订阅费,但可能会减少内部DevOps的人力投入。使用Agno,软件本身是免费的,但TCO必须包 括构建、管理和扩展部署所需的大量工程时间和基础设施成本。这使得框架的选择不仅是一个技术决 策,更是一个财务和战略决策。 ### 6.0 开发者体验与生态系统 #### 6.1 开发与调试工具 - **LangGraph:** **IDE:LangGraph Studio**,一个专门用于可视化、交互和调试图结构的IDE 29。它提供了一 个用于深度检查的“图模式”(Graph mode)和一个用于简单交互的“聊天模式”(Chat mode)。 **可观测性:**与LangSmith进行了深度、原生的集成,提供了端到端的追踪、评估和提示工程 能力 4。LangSmith因其调试非确定性智能体行为的强大能力而广受好评 33。 - **Agno-AGI:** **UI**:提供了一个内置的Playground UI,用于本地开发、与智能体聊天和监控工具调用 7。 **可观测性**:提供内置监控功能,可将数据发送到 agno.com 9,并支持本地调试模式( debug_mode=True )36。它还支持与Langtrace等第三方工具集成,以获得更详细的可观测 性 37。 #### 6.2 社区与企业采纳 **LangGraph:** - **社区:**作为庞大的LangChain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受益于一个巨大而活跃的社区。GitHub指 标显示了显著的参与度:17.8k星标,3.1k分叉。 - **采纳**:受到Klarna、Replit、Elastic、Linkedin、Uber和GitLab等知名公司的信任。这标志着 强大的企业信心和框架的成熟度。 **Agno-AGI:** - **社区:**拥有一个非常强大且快速增长的社区,其惊人的GitHub指标证明了这一点:32.4k星 标,4.1k分叉 9。这表明开发者对其有极高的兴趣和发展势头。 - **采纳:**文档中没有像LangGraph那样列出具体的企业用户,这表明它可能处于企业采纳生命周期的 早期阶段。 LangGraph的开发者体验以通过强大的LangSmith平台进行事后调试和分析为中心,这对于复杂的、非 确定性的系统是理想选择。LangSmith的价值主张在于理解一个复杂的智能体运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它是一个用于深度分析、评估和追踪的工具。Agno的开发者体验则专注于通过其本地Playground UI实 现**快速、交互式的开发**。这更关注于编码和测试的“内循环”。 这两种不同的调试哲学暗示了不同的适用场景。对于高度不可预测的多智能体对话系统,LangSmith的 深度追踪能力是无价的。而对于更具确定性的、工具驱动的工作流,Agno的快速交互式测试可能更高 效。LangSmith的成熟度也为LangGraph在审计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的企业环境中提供了优势。 ### 7.0 战略建议与用例适用性 本节将综合所有先前的分析,提供清晰、可操作的建议。 #### 7.1 何时选择LangGraph - **追求高可靠性与控制力**:对于那些行为可预测性、执行路径可审计以及细粒度控制是不可妥协要求 的应用,LangGraph是首选。这包括企业自动化、金融服务、受监管行业等。 - **需要复杂的自定义逻辑**:当智能体的控制流高度定制化,无法适应标准模式时。LangGraph的底层 原语提供了必要的灵活性来构建任何复杂的逻辑。 - **需要强大的人机协同**:对于需要复杂的人工审查、批准和干预步骤的工作流,LangGraph提供了业 界领先的支持。 - **深度融入LangChain生态系统**:对于已经大量投入LangChain和LangSmith生态系统的团队, LangGraph是构建智能体的自然且最强大的选择。 #### 7.2 何时选择Agno-AGI - **性能关键型应用**:对于低延迟和高吞吐量是首要考虑因素的用例,或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如边缘 计算、高并发请求处理),Agno的性能优势使其成为不二之选。 - **追求快速开发与简易性**:对于需要快速原型设计和迭代智能体应用的初创公司或团队。其更高层次 的抽象和集成特性可以显著加速开发周期。 -**原生多模态需求**:当核心任务涉及处理和生成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的混合内容时,Agno的原生 支持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 **偏好全栈与自托管**:对于希望获得一个功能强大、一体化的开源库,并倾向于自己管理部署基础设 施以获得最大控制权的团队。 ### 8.0 总结分析与未来展望 #### 8.1 核心权衡再探 本报告的核心结论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权衡:LangGraph提供了一个强大、可控且可观测的系统,用于 构建任务关键型智能体,其潜在代价是更高的初始复杂性。Agno则提供了一个速度极快、简单且集成的 框架,用于构建现代化的多模态智能体,其潜在代价是较少的细粒度控制和尚不成熟的企业级部署方 案。 #### 8.2 未来轨迹 - **LangGraph**:很可能会继续深化其企业级能力,增强LangGraph Platform的功能,并巩固其作为 构建可靠、生产级智能体的首选框架的地位。 - **Agno-AGI:**可能会继续推动性能和多模态能力的边界,扩展其工具包,并发展其充满活力的开源 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发展出更多面向企业的功能,以便更直接地与LangGraph生态系 统竞争。 #### 8.3 最终结论 在现实中不存在“更好”的框架。最优选择完全取决于项目的具体需求、开发团队的技能以及组织的战略重 点。本报告提供了做出明智选择所需的架构洞察和数据驱动的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在构建下一 代智能体应用时,充满信心地选择最适合您的技术栈。
李智
2025年11月3日 00:49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